Workflow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
新华社·2025-08-15 17:4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法官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生平,强调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43] 文章记述了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为维护国家尊严据理力争,以及其子梅小璈整理出版遗稿、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历史的现状 [2][8][21][26][39][41] 梅汝璈生平与教育背景 - 梅汝璈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16年(12岁)考入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24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3] - 1929年学成归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讲授英美法、政治学等课程,抗战期间坚守教育岗位,教导学生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3] 东京审判中的角色与贡献 - 1946年至1948年,梅汝璈作为中国唯一代表(11名法官之一)参加东京审判 [2][3] - 审判初期,梅汝璈因法官座次被擅自调降而严正抗议,以辞职相胁,最终成功维护中国座次排位第二,捍卫了国家尊严 [8][9] - 审判历经818次开庭,梅汝璈在取证困难、文化差异等阻碍下,仍积极与其他法官交流,揭露日军罪行 [12] - 1948年11月12日审判落幕,28名甲级战犯中仅7人被判处死刑,16人获终身监禁(后大多假释),日本昭和天皇未受制裁,结果令梅汝璈遗憾 [15] 审判后续与历史传承 - 梅汝璈回国时44岁已头发花白,受到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外交与法制建设 [15] - 梅小璈整理并出版了梅汝璈遗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详述审判细节 [21] - 梅汝璈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展出其判决书手稿、衣物、法律书籍等文物 [26][31][33] - 讲解员梅庭军和家族长辈梅华林在故居向参观者及学生讲述历史,强调铭记苦难与先辈抗争 [34][35][38] 梅汝璈的精神遗产 - 梅汝璈日记中反复出现“中国人还得争气才行”的字句,强调自强不息是消除偏见的根本途径 [39] - 梅汝璈曾写道,自己并非复仇主义者,但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灾祸 [41] - 其精神被总结为铭记历史而不囿于仇恨,秉持自强信念以续写民族复兴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