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上海成为国家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 共获批4个试点项目 数量居首 [9] - 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规模化参与车网互动项目是全国首个聚焦社区车网互动场景的试点项目 [9] - 截至4月底 上海市已累计推广7千瓦V2G充放电桩100台 计划2025年全年落地1500台 [9] 技术发展与基础设施 - 2022年建成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并部署车网互动公共服务平台 [8] - 2025年3月联合多家机构开展V2G全链路集中测试 涉及多款主流车桩型号 [8] - 当前V2G技术存在车桩通信协议不统一问题 仍采用2015年充电旧国标 [11] 市场参与与经济效益 - 用户通过谷时充电(0.331元/度)和高峰放电(0.641元/度)的价差可获得收益 [3] - 每年参与20次需求响应活动 每次放电30度 可获得约1800元奖励 [4] - 通过共享充电桩按公共充电站标准收取服务费 全年可额外获得约1200元 [4] - V2G设备市场价值超万元 试点阶段免费送桩 用户年收益约900元 [4] 电网负荷与资源调配 - 2024年上海电网夏峰负荷达4030万千瓦 同比增长9.6% [7] - 2025年8月11日电网负荷达405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7] - 60万根私人充电桩同时运行将产生420万千瓦负荷 占峰值负荷10.4% [7] - 2023年参与需求响应充电桩5.8万台 可调节能力30万千瓦 累计响应44次 [7] - 实际最大削峰负荷17.63万千瓦 累计削峰电量266万千瓦时 [7] 用户参与与社区推广 - 需求响应分快速 日前 日内三种类型 日内响应最适合上班族 [4] - 5-6月期间安装师傅已安装二三十台V2G桩 单日最高安装3台 [6] - 用户通过小程序预约即可完成反向放电操作 过程简便 [3] 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频充放电可能引发电池衰减 寿命保障机制有待明确 [11] - 现有补贴和激励机制难以持续 需探索复合型商业机制 [11] - 上海正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完善标准体系和收益模式 [11] - 当前仅在用电尖峰时段调用放电 待技术成熟后再研究常态化电价机制 [11]
沪上人家有了“新能量据点”
中国电力报·2025-08-15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