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动因!地方国资“买买买”停不下来
证券时报网·2025-08-15 20:02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创投平台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旨在强化产业整合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国资18.51亿元入主康华生物并收购微创医疗股份、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控股凯龙股份和台基股份、安徽马鞍山国资入主蓝黛科技 [1] 上海国资生物医药领域整合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由上海医药等企业联合出资设立,首期规模50.1亿元,属于上海500亿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的一部分 [2] - 收购康华生物要求其将研发中心和疫苗产能向上海倾斜,承诺2025-2026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入股微创医疗旨在培育全球医疗器械龙头 [2] 地方国资并购三大战略动因 - 服务于地方产业"强链补链",并购基金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手段 [3] - 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引资的新杠杆,替代传统土地和政策招商模式 [3] - 承载国企改革任务,通过混改优化公司治理和提升运营效率 [3] 典型案例分析 - 湖北长江产投入主台基股份,计划整合功率半导体资产打造产业集群 [4] - 安徽黄山市国资委并购光洋股份后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无锡锡山区国资收购洪汇新材推动新材料产业整合 [6]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并购模式将持续升温,因政策支持(如"并购六条")和地方产业升级需求 [6] - 下一轮并购热点可能集中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