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乐联合多地警方打击金融黑灰产,央视报道“反催收”团伙落网
新京报·2025-08-15 23:13
反催收黑灰产现状 - 当前反催收黑灰产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特征,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金融黑灰产规模突破2800亿元,从业人员超800万人[2] - 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与债务优化、征信修复等相关的虚假信息多达15万条[3] 黑灰产运作模式 - 通过社交平台以停催、延期、征信修复等虚假承诺招揽客户并收取好处费[3] - 利用客户个人信息批量炮制虚假材料向金融机构投诉[3] -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材料申请停催或调整逾期记录[2] 典型案例分析 - 浙江余姚姜先生案例中犯罪团伙通过伪造材料申请停催,主犯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2] - 消费者支付1000元服务费后不仅未解决债务问题,还遭受经济损失[2] - 征信记录由金融机构上报央行,不可能通过非法途径更改[2] 监管与执法行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金融黑灰产专项行动[4] - 国家网信办依法处置散布金融黑灰产信息的账号如"小北呦""三先生"等[4] - 分期乐协同多地警方侦破近百起案件,打掉25个犯罪团伙,处罚百余名违法人员[1][5] 企业应对措施 - 分期乐利用母公司乐信的大数据、AI大模型等技术优势加强打击力度[4] - 蚂蚁、分期乐等企业通过共建行业黑名单加强协同打击[5] - 成立"防范金融黑灰产联盟"实现会员间信息共享和黑名单互通[5] 行业协作机制 - 金融企业通过"线上监测+线下打击"双轨并进方式配合警方行动[4][5] - 举办黑灰产治理研讨会研究新动态和打击策略[5] - 头部企业保持打击高压态势,坚决切断非法利益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