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支付按病种付费 患者就诊有哪些新变化?
央视网·2025-08-16 16:40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旨在提升医保支付规范化水平,目前按病种付费已覆盖全部医保统筹地区 [1] - 传统按项目付费方式易导致过度医疗行为,按病种付费通过历史数据测算确定费用标准,由医保部门打包支付给医疗机构 [1] - 改革后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 [3] - 对不适宜按病种支付的病例可申请特例单议,按项目付费或调整支付标准 [5] 按病种付费实施效果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按病种付费出院人次占比超过90% [6] - 支付标准基于历史数据科学测算并动态调整,医保部门严禁将均值变限额的行为 [6] - 改革不影响患者出院结算体验,个人负担部分可能因减少不必要医疗服务而降低 [8] 日间医疗发展 - 按病种付费促进医疗机构开展日间医疗,全国近60%三级公立医院已实施,24小时内完成全流程治疗 [9] - 山东三级医疗机构对50多个病种实施日间手术,相关门诊检查费用按住院待遇报销,费用下降30%左右 [11][13] - 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设立日间化疗中心,病情稳定的肿瘤患者可白天治疗晚上回家,享受住院同等待遇 [13] 同病同付机制 - 对适宜在一二级医疗机构诊疗的病种实行不同级别机构同病同付 [3] - 日间手术或放化疗无论住院与否均按相同标准支付,住院时间越短医院结余越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