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学科聚力!全民意识+规范诊疗,共筑健康体重管理新格局
央视网·2025-08-16 23:01

行业政策与指南 - 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首次系统提出多学科治疗路径和协作诊疗模式 [2] - 国家卫健委出台《"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全国医疗机构加快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建设 [3] - 指南建议建立肥胖分级诊疗体系并制定个体化方案,重点关注极重度肥胖症高危人群 [2]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世界肥胖联盟预测至2030年全球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症比例将超过50% [1] - 中国超重及肥胖症绝对人数将跃居全球首位,形成严峻公共卫生挑战 [1] 诊疗技术发展 - 新型药物和技术的涌现为肥胖症治疗带来新机遇,中国学者积极推动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等创新模式 [3] - 技术创新推动肥胖症诊疗从"一刀切"向个性化方案、从短期减重向长期健康管理转变 [3] - 人工智能与体重管理、新技术转化及产业生态构建成为前沿科技议题 [3]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专家建议将肥胖症学作为临床医学独立学科体系,着力于发病机制研究和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 [2] - 中国肥胖大会开展结构化培训考核体系,旨在夯实专业基础并推动中国诊疗标准接轨世界最高水平 [3] - 大会融合减重与代谢外科学、内分泌代谢学、临床营养学等多学科力量 [1] 公共卫生倡议 - 中国肥胖联盟发布《关于规范体重管理科普传播的倡议书》,呼吁医疗卫生机构践行科学规范的科普传播 [3] - 发起"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公众健康活动,吸引200余名参与者通过健走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4] - 倡导"健康体重管理需要面向全人群、全社会和全生命周期"的理念 [2] 疾病管理与临床实践 - 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干预危险因素,需建立"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社区防治"全链条管理 [2] - 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将更着重于肥胖干预 [2] - 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循证医学干预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