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长出”城市公园(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人民日报·2025-08-18 06:01
生态修复工程 - 采用精细施工方式 局部削坡4万立方米 加固稳定崖壁结构为主 避免大面积修整 [2] - 使用锚杆加固围岩 灌浆回填水泥浆和化学浆液 提高岩体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 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 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 宕口区域平均抬高1.5米 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2] 水生态治理系统 - 建设宕口底部湖体 生态草沟 雨水花园 人工湿地及生态滞留池等设施 [3] - 通过源头 路径 末端三管齐下方式 实现全链条闭环水治理 [3] - 构建完整的水源涵养和水体自然净化系统 兼具景观美化功能 [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利用碎石和枯叶堆砌草垛 填充含本土植物种子的土壤 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所 [5] - 公园内已观测到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 商业开发与运营 - 定位为开放共享市民公园 结合科教娱乐 温泉体验及亲子活动等商业配套 [6] - 引入餐厅 咖啡厅 书店等业态 建造矿野拾趣无动力乐园 大凹剧场和露营基地 [6] - 拒绝需加装外力构件的攀岩项目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选择生态环境友好型商业项目 [7]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 - 2019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 [7] - 无动力乐园 卡丁车 伴山营地及餐饮等消费项目2024年总营收约1600万元 [7] - 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7] 文化教育功能 - 成为江宁区十大研学基地之一 提供地质运动和化石形成等科普教育 [8] - 通过旧砖窑厂改造书店 锈钢板天空廊道等设计保留工业化历史印记 [8] - 带动当地居民返乡创业 促进区域经济活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