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新”而行 乘“数”而上 集“链”成群 广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2025-08-18 06:2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广西建成第一条数字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厂房面积近5万平方米,配备近2万个传感器和80多台高端装备,产品已在多个民航机型装机运营[1] - 玉柴公司通过全流程数字化监控,重型发动机生产线人员从上百人缩减至3名数控操作工,生产周期缩短80%,制造过程数控率达91%[3] - 广西累计培育49家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7家智能工厂、337家数字化车间,超5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3] 新兴产业发展 -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累计申请2104项专利,包括车载语音助手技术(支持1秒响应和8种方言识别)[1] - 2023年上半年广西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6%,光伏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3.3%、32.4%、17.5%[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广西工业增长贡献率超32%,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规模迈向千亿元级[2] 产业链协同升级 - 柳州工程机械领域形成200多家中小企业集群,覆盖传动系统、机器人集成、云协同等环节,实现装载机80%以上组件本地化配套[4] - 广西培育1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包括土方工程机械零部件等,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优化[4] - 行业采用"大中小企业协同"模式,实现技术短板互补和资源高效配置,促进产业链向"共赢链"转型[4]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广西落实"人工智能+制造"战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化先进制造业地位[3][4] - 地方政府明确将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