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本轮行情有望延续 A股弹性优于港股
智通财经网·2025-08-18 08:16

核心观点 - 增量资金加速入市驱动行情延续 A股弹性优于港股 但需关注资金流入和估值抬升带来的波动加剧 [1] - A股在硬科技、新能源中上游和泛消费领域占优 港股在软创新、新型消费和创新药研发领域具备优势 [1][2][3][4][5][6] - 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A股新能源领域前景预期 光伏等板块近期走强支撑A股表现 [4] - 配置建议关注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光伏、券商及保险等行业 [1] A股与港股市场结构对比 - A股非金融领域中游制造盈利占比12.3% 高于港股的5.8% 大消费板块盈利贡献相近(A股14.1% vs港股14.4%)科技领域港股10.4%高于A股的7.3% [1] - 市值结构显示A股金融行业占比超25% 大消费/TMT/中游制造占比分别为23.9%/18.4%/18.0% 其中白酒占沪深300权重6.5% 硬科技占14.0% 电力设备新能源占7.1% [1] - 港股金融行业市值占比超30% 大消费/软创新占比分别为14.4%/29.6% 软创新领域盈利贡献达13.5% 恒生指数权重占比近30% [1][2] 硬科技与软创新领域 - A股硬科技领域盈利贡献约3.5% 去产能推进后盈利能力修复 1Q25普遍高速增长 受益于DeepSeek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 [2] - 港股软创新领域汇聚互联网巨头 盈利贡献13.5% 恒生指数权重近30% 年初DeepSeek技术突破吸引大量资金配置 [2] 消费领域对比 - A股泛消费板块盈利贡献稳定 白酒行业近5年对全A盈利贡献2.5% 龙头企业ROE长期维持20%以上 但受内需不足影响增速放缓 [3] - 白色家电近5年盈利贡献1.5% 龙头企业通过出海和创新保持表现 但受地产下行和关税政策扰动 [3] - 港股新型消费领域表现占优 恒生新消费指数成份近3年累计盈利增速超200% 涵盖新型餐饮连锁、新渠道零售和潮玩等赛道 [3] 新能源领域分析 - A股新能源中上游领域全球竞争力提升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曾贡献A股5%盈利(电池及光伏设备超4%)但供需失衡导致盈利下滑 [4] - 电池行业1Q25盈利同比增长20%以上 光伏设备盈利仍偏弱 反内卷政策引导下盈利有望改善 光伏板块近期走强支撑A股表现 [4] - 港股新能源集中于下游造车新势力 受中上游影响较小 聚焦智能化转型 但盈利贡献偏弱且处于转型期 [4][5] 医药领域对比 - A股医药生物板块盈利贡献3% 产业链较全 医疗器械为主要构成 受政策影响业绩波动 [6] - 港股创新药研发地位提升 药品及生物科技盈利占比从2022年0.4%增长至2024年1.6% 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提升板块吸引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