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火记忆丨每一次行军都是迈向新中国

革命经历 - 1944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从事战场救护工作 [1] - 先后参与宿北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 [1][5][6] - 1945年随新四军第四后方医院转入华东野战军 被编入卫生部第12野战医院 [2] 战地医疗工作 - 在野战医院负责麻醉 清创 包扎 上药等术前准备工作 [2] - 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需夜以继日连续工作 [2][4] - 药品供应极度匮乏 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分配方式 [3][4] - 救治大量头部 胸部 腹部重伤员 经常数日不休息 [5] 战役救治情况 - 宿北战役历时7天 我军伤亡8700余人 歼俘国民党军23000余人 [3] -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牺牲最重 歼敌最多 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3] - 伤员运输依靠支前民工四人抬担架 每日最多行进60里 [4] - 渡江战役时利用木船渡江 后期药品补给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6] 群众支援体系 - 支前民工采用烧热砖块稻草包为伤员保暖 湿布条涂抹重伤员嘴唇等土办法 [4] - 担架队采用接力运送方式争分夺秒转移伤员 [4] - 渡江时老百姓主动提供船只支持医疗队伍过江 [6] - 老百姓竭尽全力支援前线 形成万众一心的局面 [5] 医疗成果 - 成功救治头部被弹片击穿的重伤员营长 [2] - 通过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 献血等急救手段抢救呼吸衰竭伤员 [4] - 在韩庄搭草棚收治大量昏迷重伤员 未发生医疗事故 [5] - 1949年6月2日崇明岛解放标志渡江战役结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