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水成金:水利赋能绘就“两山”转化新画卷
中国经济网·2025-08-18 13:34
幸福河湖建设进展 - 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遴选122条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3] - 全国各级河湖长统筹资源建成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3000多条[3] - 建设任务涵盖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健康生命、实现清洁美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保护江河文化5个方面[2] 水经济产业规模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5] - 广东开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及109个市县试点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占比80%[5] - 重庆武隆区芙蓉江旅游2024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收入超2000万元[4]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案例 - 重庆武隆区杨柳塘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成交金额8580万元 含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增量价值4383万元和20年期农业产业生态产品4197万元[6] - 广东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在深圳成功签发[6] - 四川宁夏达成黄河流域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 福建长汀实现水土保持碳汇交易 浙江安吉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6] 滨水经济开发模式 - 江门市西江碧道沿线设置轻餐饮咖啡馆等多元业态 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 商铺年营业额近2000万元[4] - 滨水空间开发特色消费场景包括文化体验、亲水休闲和夜间经济 利用优质水资源开发矿泉水等产品[5] - 水利工程载体打造特色品牌 如广东通过碧道建设融合自然生态与休闲运动功能[4]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形成人水和谐共生格局[7] - 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部署五大建设任务[2] - 通过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建立"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机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