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击信任鸿沟!隐语社区升级 欲解高价值数据流通困局
环球网资讯·2025-08-18 13:53

隐语社区战略升级 - 隐语开源社区从聚焦隐私计算升级为覆盖六大技术路线的“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社区”,旨在解决数据流通全链路的信任嵌入问题 [1] 数据要素市场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场内市场数据交易规模同比翻番,但相较于53.9万亿的数字经济规模,流动数据占比仍很小 [3] - 大型企业数据流通的核心障碍是数据外循环中安全合规责任的断层风险及下游保障能力不足,而非盈利动机 [3] - 产业落地面临“共识难”、“标准难”、“门槛高”三重挑战,技术路线碎片化且政策修订速度无法匹配技术迭代 [4] - 公共数据开放因责任权利失衡举步维艰,政府部门无法承担专业脱敏工作,需要引入市场化机制 [4] 技术路线与生态整合 - 新社区将覆盖隐私保护计算、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元件、数联网、区块链、数场六大技术路线,并进行多技术路线融合,构建模块化解决方案 [4] - 社区通过开源开放代码促进跨领域技术协同与标准共建,并推出SaaS化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方案 [4][5] - 隐语社区开源框架已部署超2000个节点,其中三分之一为企业所用 [5] 可信流通技术方案 - 蚂蚁密算通过构建统一的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体系,实现跨主体的安全合规数据流通 [3] - 密态计算实现全链路保障,不仅保护计算过程,还将计算结果置于加密状态,显著降低生态整体成本 [5] - 可信数据空间核心解决全链路密态保障(数据不泄露)和全流程可信管控(数据不被滥用)两个问题 [6] 行业应用与新模式探索 - 数据流通不等同于交易,大厂的数据通常不售卖,数据要素需要新的范式而非传统土地财政模式 [6] -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隐私计算实现“脱核”模式,数据持有方无需暴露原始数据即可输出可信结果,推动金融机构进行更全面的信用画像 [6] - “数据即服务”模式从经济效益延伸至产业链协同优化 [6] 人工智能与数据流通融合 - 大模型使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显性化,但70%~80%的可靠性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无法承受风险 [7] - 蚂蚁探索“高阶程序大模型可信应用技术框架”,通过程序表达、知识嵌入和闭环核验反馈机制,将大模型输出转化为可信的专业生产力 [7] - 该框架已在金融风控全链路、网络入侵检测、医疗重复计费等多行业场景中应用,可靠性和时效性有显著提升 [7] 软硬件一体化与成本优化 - 可信根芯片成本仅几十元,能大幅提升密态计算效率,蚂蚁与海光、华为等企业合作推动软硬一体化的可信安全体系 [7] - 数据流通短期突破点在于公共数据开放与大模型赋能 [7] 开源生态建设与产学研合作 - 开源社区旨在降低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的应用门槛,提供更高性能、更强安全、更低成本的技术方案 [8] - 社区三年来已链接全球2万名开发者、60所高校及70余家产业伙伴,在普惠金融、医保结算等领域落地标杆案例 [8] - 社区与中电数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浙江大学、华为等建立合作,推动跨领域标准共建,增强技术中立性 [8] 未来展望与价值释放 - 行业正从隐私计算的“单点突破”迈向数据流通全栈技术的“系统作战” [9] -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成熟将释放指数级价值,让96%尚未激活的高价值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新质生产力引擎 [9] - 在数据领域可能出现真正的大模型Killer App,其冲击可能比自动驾驶来得更快、更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