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半年昌平区GDP同比增长7.1%,三大主导产业聚集成势
新京报·2025-08-18 21:27

经济发展 - "十四五"期间区域GDP年均增长6.2% 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总量突破1800亿元 [1][2] - 2024年上半年区域GDP增长7.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 建安投资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前3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6万元新台阶 上半年增速5.9%排名全市第三 [2] -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8.9% 商品房销售面积78.5万平方米 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 [2] - 上半年旅游消费增长38.8% 工业增加值增长15.4% 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长12.8% 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9.3% [2] 产业建设 - 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 总量达1040亿元 上半年增速9.7% [4] - 先进制造产业2023年收入突破1600亿元 上半年增速实现翻番达15% [4] - 先进能源产业2023年收入达2532亿元 汇聚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60个 [4] - 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93个 拥有"小巨人"企业81家 专精特新企业882家 国高新企业2946家 均排名平原新城首位 [3] -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企业123家占全市总量50% 上半年收入34亿元 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138家 [5] - 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排名全市第一 累计兑现政策资金31亿元 [5] 创新生态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1/3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全市最高 [4] - 上半年272家企业上榜2025年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排名全市第三 [3] - 搭建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13个 发布全球首个"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 [5] 人才建设 - 实施"星斗计划""雨燕计划""骐骥计划""云台计划"四大人才计划 近两年引育支持人才1300余名 [9] - 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开展"昌聚工程" 近两年评选支持高层次人才315名 给予50万-300万元资金支持 [9] - 青年人口占比40.5% 每年投入1.3亿元财政资金实施19条青年人才政策 规划5处人才公寓近千套房源 [10] - 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超25万个 [10] 基础设施 - 在建及建成轨道线路8条 站点46个 总里程超130公里居平原新城首位 [6] - 五年来供应住宅用地157公顷排名全市前列 [7] - 推动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年内开工 18号线年底开通 规划20个轨道微中心 [7] - 回天地区投用180个重点项目 引进名校17所 平均通勤时间降低11% [7] 生态环境 - 森林覆盖率49.46% PM2.5年均浓度达"20+"水平 [8] - 规划"千里绿道体系" 温榆河绿道和42公里绿道惠及沿线120万群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