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盐碱地中荡稻浪 新疆南部乡村成“水乡”
中国新闻网·2025-08-19 00:04
海水稻种植技术突破 - 通过微生物分解盐分和微量元素调节 将盐碱地pH值从11降至7.5 土壤含盐量从3‰降至1‰左右 [1] - 经过反复筛选培育优化 成功攻克种子关 实现4个品种海水稻亩产稳定在600公斤以上 最高达853公斤 [1] - 采用土地流转模式实现超万亩规模化种植 取代原有散户低效益种植模式 [1]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建立全自动智能化加工生产线 日加工量达150吨 经十余道工序精深加工后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2] - 土地流转农户获得每亩750元固定收益 并可参与插秧/田间管理/收稻等农忙工作获得额外收入 [2] - 3家农机合作社承接万亩耕作服务 社员通过机械化服务实现增收致富 [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依托改良后生态环境吸引40余种鸟类栖息 建成"稻乡泉村"旅游景区 [2] - 2022年吸引游客逾52万人次 带动就业超350人 村民通过民宿/农家乐获得年均6万元收入 [2] - 开发"海水稻抓饭"品牌农产品 规划建设海水稻科普教育基地实现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结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