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壮歌丨《游击队歌》的首场演出竟是这样完成的……
央广网·2025-08-19 07:05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朱敏 张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一张陈旧泛黄的纸片上,布满了小蝌蚪般的音符 和略显潦草的钢笔字迹。很多人走近仔细观看都会忍不住哼唱起来: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错,这便是耳熟能详的《游击队歌》 原曲稿,上面的钢笔字是创作者贺绿汀的亲笔。这首歌创作于1937年年底,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歌词生动描述了游击队员乐观、英勇、顽强、机智的 一面。《游击队歌》经游击队员们哼唱,很快在全国广泛流传开来,成为抗战时期的一面精神旗帜。 《游击队歌》原曲稿 收藏于中共一大纪念馆(张倩 摄)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的天空,时时战机轰鸣,狭小的弄堂,枪炮声此起彼伏。34岁的贺绿汀心急如焚,当得知在中国共产党指导下,上海 文化界救亡协会组建了救亡演剧队时,他毅然加入,此后随队赴南京、武汉等地演出,最后到达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 贺绿汀 当时,八路军正在开展游击战,依托山地丛林灵活地打击日军。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热情接待了贺绿汀一行。贺绿汀女儿贺元元说,当时彭雪枫向演剧队 的队员们介绍了八路军抗战的情况。"他们(彭雪枫等)就给他们(贺绿汀等)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