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模式为区域协同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证券时报网·2025-08-19 13:20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模式 制度创新 - 首创"央地联动、省市支持、区域协同"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办公室实现九城市干部跨区域合署办公 [2] - 设立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中心,打破行政层级和地域限制 [2] - 通过"G60科创云"平台实现科学仪器共享和创新券通兑,建立100亿元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2] 经济赋能 - 聚焦大飞机、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形成"研发在上海、制造在周边"协同模式 [3] - 九城市集聚1262个重点实验室、3.6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1/5 [3] 社会贡献 - 建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累计吸引30余名外籍人才落户 [3] - 通过"1+365"科技成果拍卖机制年均交易额超300亿元,构建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3] 战略意义 - 九城市GDP占全国1/15,进出口额占全国1/8,推动长三角从"分散协同"转向"制度型开放" [4] 产业升级 - 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建立"供应链地图"和风险预警机制 [5] - 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赋能计划"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链改造 [5] 全球治理 - "多核驱动、廊道链接"模式被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借鉴 [6] - 通过G60科创峰会主导制定人工智能伦理、绿色制造等领域"软规则" [6] 未来发展 - 推动G60科创走廊向"全球科创网络重要节点"升级,助力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创新高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