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资央企引领产业兴疆 业内人士共话产业融合新未来
新华财经·2025-08-19 14:30

国资央企战略方向 - 国资央企正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战新产业发展,锚定新质生产力以重塑未来竞争格局 [1] - 战略实施路径包括以“融”塑链夯实产业链供应链根基,以及以“合”赋能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1] - 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的24个创新联合体有序运营,86家中央企业带动800余家国企民企、高校院所推进1000多个项目,190项成果实现应用推广 [2] 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 - 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过程被强调不是机械叠加,而是让科技为人所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 - 需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制造体系与生态效益双赢,并推动内地产业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 [2] - 中国绿发集团体现为牵头2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并联合成立7家科技型企业、3家联合技术研发中心 [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中国绿发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两期总规划装机容量2230万千瓦,涵盖光伏、风电等,一期项目已实现1200万千瓦并网 [4] - 项目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若羌、尼勒克、米东等项目连创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纪录 [4] - 公司计划加快打造一批创新领先、安全优质的光伏风电产业园区,全力参与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 [4] 区域发展与产业兴疆 - 山东土地发展集团通过“西北战略”探索师市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团场资源要素和产业的经营模式,打造三产融合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兵团样板 [3] - 公司重点培育“农畜产品种养加工融合产业链”、“现代农机智慧服务融合产业链”和“红色农文旅融合产业链”三大融合支柱产业链条 [3] - 策略强调找到新疆之所需,企业通过解决问题来赢得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把历史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动能 [5] 基础设施与工业遗产活化 - 需推进“连接+算力+大模型”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新疆哈密将无人机巡检、AI功率预测系统等“新基建”能量注入光伏板 [5] - 央企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总体向好,出现成功案例并形成文旅融合综合效益,呈现多层次开发、多样化利用的局面 [1] - 工业遗产活化需注重挖掘内在价值,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