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破局老旧小区改造 多地在“拆”与“建”平衡中书写民生答卷
央视网·2025-08-19 21:40
老旧小区改造模式 - 核心观点为"原拆原建"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关键解法 通过居民出资、企业兜底、政府奖补模式实现非成套住宅改造 [1][3][5] - 宜昌市危旧房总量达6421栋、3.03万套 其中葛洲坝片区占304栋 改造需求迫切 [3] - 资金采用三方共担模式:居民出资三分之一 政府奖补三分之一 企业通过运营和增容收益承担三分之一 [3] 项目实施机制 - 成立危旧房合作改造联合社作为居民统一代言人 负责产权归集和建设协议签订 [9][11] - 采用一二级联动产权归集供地模式 居民委托联合社统一注销原有产权整合为净地 通过招拍挂出让给企业 [11] - 项目总投资6300万元中居民出资559万元 政府补贴2300万元 企业承担3430万元并通过剩余房屋销售和物业经营实现资金平衡 [11] 方案优化过程 - 设计方案经七次迭代 户数从144户优化至74户 车位从68个增至75个 户型改为一梯三户 [13][14] - 政府部门依据自然资源部政策指引 对建筑间距、日照标准和停车位指标实行弹性审批 [14] - 联合社主导改造决策 涉及建筑设计、配套规划、产权管理等关键环节 [13] 模式推广成效 - 宜昌葛洲坝片区已启动6个试点 新成立21个联合社覆盖2600余户居民 [16] - 北京2020年发布全国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政策 明确多主体共担资金机制 允许适当扩建 [16] - 上海彭浦新村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已完成原拆原建并陆续回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