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AI会议耳机是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音频设备,核心功能包括实时语音转写、多语言翻译、会议摘要生成、智能降噪及交互式语音助手 [2] - 按技术架构分类,AI会议耳机主要分为生成式AI耳机和交互式AI耳机两大类 [2]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AI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外壳、耳塞、麦克风、传感器等零部件及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AI会议耳机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包括商超、手机专卖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市场规模为7.1亿元,同比增长162.96% [1][11] - 预计2025年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58亿元 [1][11] - 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为1447亿元,同比增长19.98%,为AI会议耳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6] 相关政策 - 202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8][10] -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生态构建 [10] - 2024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将耳机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规范行业标准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生态型巨头包括华为、小米、苹果,设备互联率达78%-82% [13] - 垂直场景王者包括未来智能(办公场景市占率48%)、科大讯飞(教育耳机覆盖3万所学校) [13] - 长尾创新者超200家,聚焦脑机接口、AR音频等前沿领域 [13] - 科大讯飞iFLYBUDS Pro3支持多语种即时互译,2024年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 [15] - 小米Buds 5 Pro支持Wi-Fi音频传输,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0%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语音识别和翻译能力持续增强,支持更多语言和方言,集成智能摘要生成、关键词提取等功能 [19] - 市场拓展:远程办公和混合工作模式普及,应用场景延伸至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 [20][21] - 行业规范化:政府和行业协会将推动标准制定,规范性能、功能、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2]
研判2025!中国AI会议耳机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远程协作与跨国会议驱动需求爆发,2025年AI会议耳机市场有望冲刺10.58亿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