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全球对冲基金正加速买入中国股票,配置缺口支撑后市
财报表现 - 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1] - 腾讯控股上半年总营收18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601亿,同比增长18% [1] 外资动向 - 华尔街投资人迈克尔·巴里二季度清空中概股看跌期权,斥资6060万美元买入阿里巴巴(2800万美元)和京东(3260万美元)看涨期权,与一季度全面做空策略形成反差 [2][4] - 全球对冲基金以6月底以来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多头驱动与做空回补比例约为9:1,中国成为8月以来Prime业务中净买入最多市场 [6] 市场趋势 - 高盛指出中国股票市场重新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驱动因素包括关税缓和、Q2经济数据超预期、"反内卷"政策发力、香港IPO回温及资金流入 [6]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行情由流动性改善和基本面预期回升共同支撑,新经济板块增长及政策力度推动盈利修复 [6] 指数表现 - 截至8月19日,港股科技指数(人民币汇率)累计涨幅33.2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24.04% [7] - 港股科技指数在AI应用层覆盖更广,包含智能汽车(吉利汽车)、医药医疗(百济神州等)、智能硬件(瑞声科技等)领域 [9] - 港股科技指数为唯一100%覆盖"Terrific 10"(阿里、腾讯等10家企业)的港股科技类指数,权重占比达70% [9] ETF资金流动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获资金净流入超6.87亿元,规模持续刷新上市新高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