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培育“AI超级员工”赋能上海制造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布
解放日报·2025-08-20 09:56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 - 方案目标为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发展约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 [1] - 首批聚焦10个行业包括高端装备 钢铁 集成电路 电子信息 汽车 船舶海工 航空航天 先进材料 时尚消费品 医药制造 [3]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案例 - 上海电气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将风机研发设计效率提升至少30% [1] - 华院计算钢铁行业大模型将宝武集团热轧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从80%提升至98% 并已应用于国内数十家钢厂及墨西哥阿塞雷罗钢铁 [2] 工业智能体发展 - 方案鼓励发展面向垂类领域的工业智能体 实现精准赋能 [2] - 工业智能体产品以单体智能 群体协同 系统集成为特征 正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 [3] 工业AI面临的挑战 - 存在高准入门槛 高运营成本 高安全风险"三高"难题 [3] - 工业语料分享与流通机制尚未建立 需进行高水平数据治理形成高质量数据集 [3] 上海支持体系建设 - 成立三大平台包括宝信软件宝联登工业平台 上海联通工业智算云公共服务平台 库帕思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 嫁接算力 语料 数据治理等资源 [4] - 库帕思工业高质量数据集规模达50TB 并率先建设钢铁语料库标准及导则 [4] - 市经信委制造业智能专项支持资金达2亿元 申请企业数十家且近半数为民营企业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