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机构配债倾向转变:青睐长期政府债 国债配置趋弱
中国经济网·2025-08-20 10:14

险资债券配置策略转变 - 债券类资产仍是保险资金配置的基本盘 规模占比最大但增速有所放缓 [1] - 公司配债倾向由国债逐步转向地方政府债 2025年上半年险资净买入地方政府债规模首次超万亿元创下新高 [1][3]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在二级市场净买入债券1.6万亿元 占2024年全年净买入量的63% 较2024年同期增加4384亿元 [3] 利率环境与收益挑战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年箱体震荡区间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8年超4.3%下行至1.8%左右 [1]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主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成为常态 行业利差持续压缩 [6] - 10年期以上地方债较国债利差在5-30BP区间波动 当前利差约13BP 30年期品种利差处于2022年以来高位 [7] 资产配置结构调整 - 保险公司加码权益配置着力增配股票 减配银行存款和以非标为主的其它类资产 [1] - 采用"哑铃型"配置结构:强化固收资产配置与交易 权益投资配置高股息和高成长进攻型资产 [2] - 加大长久期利率债配置力度锁定稳定收益 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 [2] 会计准则与税务影响 -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债券多放入FVOCI账户 债市涨跌对当期利润影响不大但季末兑现盈利压力加大 [4] - 政府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仍享受税收优惠 [7] - 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7] 负债端与资金运用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5.35个百分点 [8]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8] - 保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达17.87万亿元 同比增长26% 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占比从2022年末41.6%增至51.9% [8] 多元化配置新渠道 - 通过"南向通"投资境外债券可缓解利差损风险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4.33% 德债收益率2.73% [9] - 当前痛点在于额度受限 保险机构仅能通过QDII形式参与 [9] -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挖掘优质资产 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黄金等多元化配置渠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