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定位 - 山东省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和《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以落实国家136号文要求,迈出电价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步伐 [1] - 该《实施细则》是我国首个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为全国新能源电价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1][4] 电价市场化改革核心内容 -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全省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2] - 建立“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机制,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由电网企业开展差价结算,费用由全体用户分摊或分享 [2] - 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3] 市场影响与行业效益 -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及不再强制配储,有望遏制成本无序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3] - 改革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 [3] - 山东新能源利用率保持高位,2023年全年利用率为98.5%,2024年利用率为97.6% [4] 新旧项目分类施策与竞价机制 - 对存量与增量项目实行“新老划断”: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机制电价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为每千瓦时0.3949元 [4] -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项目,通过价格竞争方式确定机制电价水平 [4] - 竞价采用“边际出清+动态调整”规则,按申报电价由低到高排序,取最后一个入选项目报价作为统一机制电价 [6] - 引入“申报充足率”概念,要求2025年申报电量占竞价电量规模的比例不低于125%,以引导理性报价和有序竞争 [6] 市场建设与风险防控 - 建立健全“全市场、全品种、全周期、全主体”电力市场信息披露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 [7] - 制定涉及燃煤、燃气、新能源等全部市场化机组的成本模型和核算规则,定期开展成本调查工作 [8] - 当电力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时,及时启动预警,确保电价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8] 行业发展基础 - “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增长,于2024年6月成为东部沿海首个装机破亿的省份 [2] - 截至2024年底,山东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717.7万千瓦,超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
竞价上网 山东破题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山东实践
中国电力报·2025-08-20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