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广东体育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涵盖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经济等多方面 [1] 全民健身发展 - 群众赛事活动火热,上百万人参加预赛和“我要上全运”活动,推动“全民全运、全运惠民”氛围 [2] -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1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广东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约4000项次,打造精品赛事IP,累计入选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9项 [3] - 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3%,城乡居民体质合格以上比例达95.1% [3] 竞技体育成就 - 广东运动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获得8金4银4铜,创中国参加11届奥运会最佳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首位 [4] - “十四五”期间广东运动员共获得148项次世界冠军、73项次亚洲冠军和620项次全国冠军,超多项纪录 [5] - 职业体育发展成效显著,篮球、高尔夫、冰球等项目在国内外职业赛事中成绩突出,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评为全国体育人才培养基地 [5] - 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2024年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广东实现6个小项全项参赛并夺取1金 [6] 体育经济效益 - 体育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总规模超7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7] - 体育服务业主导地位凸显,其增加值占比从2019年的66.45%增长至2023年的68.29% [7] - 体育产业名录从2019年的7.899万条增长至2023年的9.6823万条,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7] -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显著,例如佛山“西甲”赛事期间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住宿人数和景区游客量分别增长15%和25% [7] - 体育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初步建成珠三角一小时体育圈,形成广州、深圳两个核心示范市和多个体育产业带 [7] - 借助十五运会契机,将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并与港澳合作推出“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8]
十五运会东风助推我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2025-08-20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