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8月20日正式投产送电,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1][3] - 工程起于宁夏中卫市中宁换流站,途经六省(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终点为湖南衡阳换流站,全长1616公里[7][14] - 项目经过两年建设,于6月29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最高输送功率达400万千瓦[1] 技术特性 - 输电速度达0.005秒(二百分之一秒)完成宁夏至湖南跨省输送[7] - 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技术,当前运行±400千伏双极低端系统,每秒输送1111度电,后续±800千伏双极高端系统投运后输送能力将翻倍[21] - 线路损耗极低,红外热像仪显示在5000安电流负载及暴晒条件下,电线温度(36.6-37.1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18] 发电能力 - 配套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使用440余万块光伏板[9] -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0%[9] - 单日输送400万度电相当于200万块光伏板发电量,实现"宁夏一块板湖南两度电"的效能比[9] - 年发电量可满足300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9] 电网影响 - 湖南形成"两直两交"外电格局(祁韶直流、中衡直流、荆潇线、潇江线),外省输电占比超25%[23] - 工程配套3回500千伏线路与湖北电网联络,增强区域电网稳定性[23] - 试运行期间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5亿度[9] 行业建设 -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3800亿元,开工建设19条特高压工程[29] - 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投产特高压线路超1.8万公里,总里程突破5万公里(绕地球赤道一周多)[25][29] -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3.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2.7亿千瓦提升30%[25] - 全国投运41项特高压工程,其中60%以上从清洁能源基地出发,接入新能源规模超13亿千瓦[27] 战略意义 - 解决西部新能源"发得出电,输不出去"的困境,将风光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12] - 构建西北/西南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为受端的"西电东送"主网架格局[29] - 推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6][13]
“光”映塞上亮三湘!“风光”变成“真金白银” “西电东送”电网已成形
央视网·2025-08-20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