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 - 公司正考虑最早于2025年在香港上市 已委任中金公司 高盛和摩根大通负责上市事宜[1] - 计划集资约5亿美元 发行规模等细节尚未确定[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达247亿元 归母净利润21亿元 2018-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约30%[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9.93亿元同比增长37% 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60%[5] - 公司股价2025年以来上涨逾50% 截至8月20日总市值超780亿元[3] 业务构成 - 2024年境外收入238.25亿元同比增长41.23% 营收占比96.42%[6] - 线上渠道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3.01% 营收占比71.23%[6] - 充电储能类业务营收126.67亿元 占总营收247.1亿元的一半[7] - 亚马逊平台贡献营收比例高达54.3%[6] 产品战略 - 实施"浅海战略" 专注于充电设备 无线音频 智能安防等细分赛道[7] - 拥有Anker Soundcore eufy Nebula等品牌[7] - 已关闭割草机器人 手持清洁设备 电动自行车等10个产品团队[7] - 主营产品覆盖移动电源 充电器 数据线等智能数码周边[7] 质量风险 - 2025年6月起在全球累计召回超过227万台充电宝[9] - 涉及美国市场115.8万台 中国71.3万台 日本41.6万台[9] - 近两年内发生四次召回事件 包括2023年2月 2024年9月和12月的产品召回[10] - 召回产品存在电池过热 自燃等安全隐患[10] 市场竞争 - 充电宝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 在日本亚马逊热销榜前五名中占据四席[7] - 充电宝召回事件导致小米充电宝搜索量暴涨300%[10] - 小米旗下酷态科在2025年京东618充电宝品类成交额排名第一[10] 法律风险 - 飞利浦公司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公司侵犯无线充电Qi必要专利[12] - 涉案专利为EP2867997 属于Qi必要专利列表 若侵权成立可能面临欧洲多国禁售[12]
频繁召回、被告侵权,“充电宝一哥”要去香港上市?
观察者网·2025-08-20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