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8月19日正式投产送电,连接宁夏中宁换流站与湖南衡阳换流站 [5][7] - 工程额定容量800万千瓦,满功率运行时每小时可输送电力800万度 [7] - 输电距离达1616公里,穿越甘肃、陕西、重庆、湖北等6个省份 [9][11] 技术特性 - 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中宁换流站完成交流电向直流电的转换 [3][7] - 配套750千伏交流系统,实现电力两次"升压"后远距离传输 [3][9] - 工程配备新能源项目,包括沙漠地区的光伏发电矩阵与风力发电设施 [1][11] 能源结构 - 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 [7][11]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新能源外送比例超过50% [11] - 每年可向湖南输送超360亿度电,其中度夏期间累计输送电量已超35亿度 [9][13] 运营表现 - 6月开始送电后保持高功率运行,度夏期间持续维持300万千瓦以上输送功率 [13] - 实际输送功率达湖南全省用电负荷的十分之一,有效缓解用电高峰压力 [13] - 提升湖南全省外受电能力至1600万千瓦,显著增强区域电网稳定性 [9] 环境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通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实现碳减排 [11] - 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资源,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1][11] - 工程相比宁夏其他外送通道(宁电入鲁、宁电入浙)具有更高绿色能源比例 [11] 战略意义 - 成为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通道,前两条分别为宁电入鲁和宁电入浙 [11] - 构建西部新能源富集区与中部负荷中心的重要能源输送走廊 [16] - 实现跨区域电力调配,促进西部地区清洁能源消纳与中部地区能源保障 [5][16]
穿越1616公里的“绿色快递”
新华网·2025-08-20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