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解读】经济稳健运行LPR如期持稳 改革6年持续释放效能
新华财经·2025-08-20 21:55

LPR改革六周年成效 - LPR改革已满6年 期间两期限LPR均下行超过130个基点 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降幅远超自身降幅[1] - 改革体现六"新"特点 包括新的报价原则 形成方式 期限品种 报价行 报价频率和运用要求[6] - 利率传导机制逐步完善 打通政策利率-LPR-市场利率的传导路径 形成利率走廊[7] 当前LPR报价情况 - 8月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均为连续第三个月保持不变[3] - 持稳原因包括7天期逆回购利率稳定 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加大缺乏下调动力[3] - 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 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续创新低[3] 贷款利率水平现状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4] - 相比2019年末 企业贷款利率下降139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2020年末下降256个基点[7]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19年末下降205个基点[7] 改革具体成效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131BP和135BP[7] - 绝大部分贷款已参考LPR定价 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7] - 建立以LPR为基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升[7] 未来改革方向 - 央行提出持续改革完善LPR 着重提高报价质量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8] - 建议扩大报价行范围至民营银行 外资行 实施动态调整机制[8] - 建议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与LPR挂钩的浮动区间" 增强存贷款利率协调联动[9] - 探索增加LPR在科创 绿色 普惠等领域结构性支持功能[9] 政策展望 - 预计年内LPR还有约10个基点的下行空间[5] - 若美联储9月再次降息 将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空间[5] - 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需从降低抵押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