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心相近丨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铭记拉贝的选择
新华社·2025-08-20 22:47

拉贝的历史贡献与记录 -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国际安全区" 救助超过二十万中国百姓 [1] - 详细记录日军暴行 为历史留下如山铁证 [1] - 在办公楼内安置302名男性 300名女性 包括126名10岁以下儿童 [4] 国际社会对拉贝的认可 - 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德国时讲述拉贝故事 多次在公祭仪式提及拉贝 [2] - 2015年向托马斯·拉贝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 - 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3] 拉贝日记与历史责任 - 拉贝后代于1996年公开日记内容 引起对二战中国战场的关注 [5] - 日记记录暴行细节 "暴行每天都在发生 实在难以一一列举" [4] - 托马斯·拉贝将系统整理的《拉贝日记》手稿捐赠给中方 [5] 纪念活动与文化交流 - 全球创办6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 其中两所位于中国 [7] -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汉堡开幕 百余人参与缅怀 [7] - 拉贝旧居成为南京特殊历史文化地标 举办学术交流与研学活动 [7] 家族传承与中德友谊 - 托马斯·拉贝访华近20次 体会中国人民对拉贝的深厚感情 [1] - 拉贝墓碑周围种植南京移栽的竹子 梅花和菊花 基座铺有雨花石 [6] - 拉贝的孙子马克西米利安·拉贝正在努力学习中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