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时代,高等教育有何可为与不为?
中国新闻网·2025-08-21 05:29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猜想与假设的想象力 这些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1] - 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可具体化为学生精准提问 思辨创新 协作领导三大能力的形成[1] - 学生能力培养有赖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课程在资源 工具 教法等方面创新改革 通过智能体建设形成智慧课程[1] 智慧课程创新与技术应用 - 智慧课程创新的基本逻辑在于有效性 简洁性 体系性 推动学习效率与质量提升 使教学交互更简单 优质资源更易获得 课程内容更具体系和深度[2] - 数智技术开拓沉浸式教学新形态 例如文化遗产数字演绎剧场涵盖智慧数据建设 古籍智能化整理 图像语义理解 3D建模与虚拟呈现 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2] - 技术应用引发研究方法论挑战 包括信息过载带来的管理难题 AI算法黑箱化导致的工具可用性问题 研究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要求范式创新[2] 人工智能教育风险与治理 - 学生若缺乏专业思辨能力 易受AI工具虚假或错误内容影响 开发教育大模型需保障内容正确性 防止风险信息输出和"AI幻觉"问题[2] - 需加快研制关键标准规范 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提供清晰指引 深化伦理风险研究与治理 提出前瞻性治理框架与策略[3] - 推广智能向善的教育实践范式 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教育应以人为中心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判别能力 避免过度依赖A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