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技术赋能 应对用电高峰(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2025-08-21 06:23

农业绿色能源应用 - 浙江衢州龙游县团石村采用"菌光互补"模式 在大棚顶部安装光伏板 实现棚上发电与棚下种菇结合[2] - 光伏板使夏季棚内温度比普通大棚低8至10摄氏度 7月产生680千瓦时余电并网带来额外收益[3] - 引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 实时监测温湿度 光照及栽培基质水分 通过自动调节通风精准滴灌系统实现节水与生长环境控制[3] 城市集中供冷系统 - 山东济南中央商务区采用集中供冷系统 通过地下管网输送6摄氏度冷水 用户可通过室内面板调节温度[4][5][6] - 南部能源站采用"冰蓄冷+水蓄热"模式 配备大焓差热能充放机组 搭建跨季节蓄热蓄冷池群[6]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供冷面积5.54万平方米 7月集中供冷节能率达32% 减碳量48.68吨 相比空调制冷节约10%以上成本[7] 工业园区能源管理 - 重庆江津工业园区武骏光能投建3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 屋顶铺设20万平方米光伏板(约6.2万块) 光伏发电占企业总用电量19%[8] - 企业通过熔窑余热回收利用 每天处理22万立方米烟气 每小时发电3800千瓦时 整体能耗下降33% 年省电4670万千瓦时[9] - 园区41家企业使用光伏能源 总装机容量79兆瓦 上半年整体能耗同比下降约38% 新项目预计降低用电用气成本30%以上[8][9] 技术升级与效益提升 - 华彬伟玻璃引入轻量化自动生产线 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0% 生产效率提升10% 产品合格率提升5%[9] - 冷热联供公司自主研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通过物联网和AI算法实现源端与末端精准匹配[6] - 武骏光能1-7月售电377万千瓦时 实现增收149万余元 所有产线实现满负荷运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