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多举措焕发村落新活力
江南时报·2025-08-21 13:32

保护体系与法治建设 - 率先构建地方特色保护体系 颁布全国首部省级政府规章《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2] - 通过法定程序认定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2] - 累计公布624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81组传统建筑组群 79个村入选国家级名录[2] 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 - 下达1.92亿元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联合金融机构提供307亿元"苏乡贷"资金支持[3] - 对省级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并发布专属徽志 强化保护力度[2] - 支持12个县(市、区)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建设 其中3个入选国家级示范县[2] 活化利用与产业融合 - 推动传统村落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结合 624个传统村落中236个创成特色田园乡村(占比超1/3)[3] - 发展乡村旅游等适宜产业 2025年春节及五一期间举办2800余场文化活动[5] - 吸引游客1214万人次 带动乡村旅游收入达7.15亿元[5] 区域联动与示范建设 - 苏州吴中 宜兴 昆山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3] - 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示范工作 分三批支持12个资源丰富县(市、区)[3] - 形成"单点保护到区域联动 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新态势[3] 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 - 制作《寻梦乡愁·江苏传统村落图鉴》专题片 22个村落建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单馆[4] - 推出30条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 覆盖所有设区市及环太湖 大运河沿线[5] - 宜兴祝陵村入选2024年国家级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4]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建设100个保护发展提升项目 探索跨县域保护新模式[7] - 推动村史村志编写 培育文旅新业态 制作非遗地图与宣传片[7] - 引导专业人才下乡 推动数字化技术应用 统筹财政与社会资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