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西移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家推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1] - 国家能源局提出引导高载能产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转移并推动"西电西用" [1] - 该战略对"十五五"电力和产业协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甘肃省产业转移现状 - 2023年甘肃GDP占全国比重0.94% 较2020年提升0.05个百分点 [3] - 2023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0.85% 较2020年提升0.13个百分点 [3] - "十四五"期间25个工业大类呈现产业转入 较"十三五"增加16个 [3] -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份额提升0.13个百分点 用工份额提升0.06个百分点 [3] - 转入产业以能源密集型、矿产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 [3] 用电量变化与行业特征 - 工业用电占比维持在70%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产业转移带来年均增加电量约10亿千瓦时 [4] - 13个行业用电量占全国份额明显增加 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制品、电子设备制造等 [4] - 4个行业用电量份额降低 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石油加工等 [4] 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 - 2025年产业转移增加电量2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0.2-0.4个百分点 [5] - 2025年增加电量4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0.5-0.8个百分点 [5] - 2030年增加电量7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1.0-1.9个百分点 [5] - 2030年增加电量14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1.7-3.8个百分点 [5] 产业布局区域差异 - 产业布局河西地区较中东地区新能源利用率提升更显著 [6] - 2030年转移电量140亿千瓦时全部布局河西地区 新能源利用率较中东地区高2.1个百分点 [6] - 小规模产业转移时布局负荷聚集区更有利 大规模时布局新能源聚集区更有效 [7] 战略实施路径 - 建立省域产业规划与新能源协调滚动修编机制 [8] - 引导工业负荷向新能源富集区布局 构建清洁能源基地与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合体 [8] - 加强西北区域产业和电力协同谋划 完善区域电力市场 [8] - 探索新能源与传统高耗能产业及新兴用能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9]
产业西移与西电西用协同发展新路径
中国电力报·2025-08-22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