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通胀真没来?瑞银:成本已经开始转嫁
智通财经网·2025-08-22 16:48
关税现状与趋势 - 美国有效关税率已升至18%以上[1] - 预计2026年中期稳定在15%左右[1][9] - 对中国商品关税范围30%-40% 对其他国家商品关税范围10%-15%[9] 通胀传导机制 - 关税成本转嫁存在时间滞后性 尚未在官方通胀数据中显著体现[1][6] - 企业开始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费斯托工具8月1日起对轨道砂光机涨价6%[1] - 低频次购买商品比高频次商品更慢反映在CPI中[6] 价格传导案例 - 欧洲制造产品面临15%关税 费斯托通过6%涨价维持利润[2] - 进口电动工具价格因运输仓储零售等成本增加50%-60%[2] - 6%的涨价理论上可覆盖关税成本并保护利润[2] 进口行为变化 - 2025年3月美国进口量激增 企业提前囤积库存规避关税[6] - 消费者在关税生效前进行抢购[6] - 关税影响需数周至数月才能完全显现[6] 汇率影响 - 美元对欧元贬值11% 对日元贬值6% 对英镑贬值7%[6] - 美元贬值与关税提高同时发生 与预期相反[6] - 出口商美元对冲最多维持一年 最终需提高美元报价[7] 宏观经济影响 - 关税预计使美国GDP增速下降约1个百分点[1][9] - 消费者价格指数最终将比无关税情景下高出约1个百分点[1][9] - 美元走弱使进口商更难消化关税成本[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