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考古中国)
人民日报·2025-08-23 06:11

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 - 青藏高原发现超过5000处不可移动文物和上百处史前石器采集地点 近20处史前遗址经过科学发掘[1] - 阿里梅龙达普遗址为世界海拔最高超大型史前洞穴遗址 出土旧石器至早期金属时代文化遗物逾万件[1] - 堆龙尚嘎岗遗址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技术遗存 申扎尼阿底遗址测年显示距今4万-3万年[1] 史前文化交流与人群构成 - 遗址中发现粟 黍 滑石珠 青铜器 红玉髓等外来产品 证明史前存在广泛流通网络[2] - 考古证据显示高原人群来源多元 东部人群是形成"高原主体人群"的主要贡献者[2] - 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采集人群与周边密切联动 新石器时代展现文化传承与交流[3] 人类定居与文明发展进程 - 距今10万-1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 距今5000-3000年前出现最早村落和永久定居[3] - 距今3000-1400年前形成麦作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 社会组织结构趋于复杂[3] - 吐蕃时期温江多遗址出土带釉砖瓦 陶器 铁器等 证实与中原及周边物质文化交流[4] 考古研究项目与学术价值 - 2018年以来西藏每年8-10个项目列入国家"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4] - 新发现构建起西藏考古学文化演进脉络与时空框架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关键实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