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播活动概况 - 中央宣传部与广电总局于8月至10月开展电视作品展播活动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推出12部新创作电视剧和纪录片 [1] 作品内容与主题 - 电视剧《阵地》艺术再现《义勇军进行曲》首次灌制唱片场景 展现文化抗战精神 [2] - 纪录片《东北抗联》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坚持游击战争 《台湾光复80年》展现台湾同胞支援祖国抗战事迹 [2] - 纪录片《正义之战》通过吉鸿昌 赵一曼 张自忠等英烈事迹展现民族气节 《山河铭记》讲述佟麟阁 赵登禹 "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战斗事迹 [3] - 纪录片《胜利1945》呈现重庆大轰炸 延安抗战文化 高校内迁与文物南迁等历史事件 展现军民坚韧精神 [3] - 纪录片《家书——四万万人的抗战记忆》聚焦战争年代家书题材 通过个人书信展现历史细节 [5] - 纪录片《心安何处》跟踪拍摄日本遗孤群体 反映战争对普通民众的长期伤害 [6] - 电视剧《归队》讲述抗联战士与组织失联后坚持斗争的故事 展现人性微光 [6] - 电视剧《阵地》通过陶行知 张曙 茅盾 田汉等文化界人士事迹 揭示文化抗战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7] - 多部作品涵盖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反攻 "飞虎队"合作 白求恩事迹 开罗会议 波茨坦会议 东京审判等国际视角内容 [8] 制作技术与史料运用 -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胜利》等纪录片首次公开中国 俄罗斯 美国 英国 日本等多国历史影像 包括毛泽东早期视频 一二·九运动现场画面等 [9] - 电视剧《我们的河山》通过大面积种植小麦 按年代技术烧制墙砖等方式还原真实场景 [10] - 《归队》严格还原历史细节 包括服装补丁位置 伤痕形状 物品光泽等 [11] - 多部纪录片从国内外权威机构搜集史料 采访抗战老兵 英烈后代 亲历者及专家学者 [11] - 《家书》《东北抗联》等运用AE特效 三维动画 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历史图片 视觉化呈现家书 生成再现宜昌大撤退等场景 [11] 创作理念与社会影响 - 作品通过多元叙事视角将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结合 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统一 [6][8][11] - 展播作品旨在激发爱国热情 弘扬抗战精神 促进民族记忆传承 [1][13]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电视新作激发爱国热情
新华社·2025-08-23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