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在太行山上》到《游击队歌》 这是血火淬炼的民族强音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23 14:21

抗战历史背景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太行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取得平型关大捷 [1] - 八路军从1937年3万多人发展到1940年105个团20万兵力 [5] - 日本防卫厅著作形容与八路军游击战陷入完全被动局面 [18] 军民抗战参与度 - 武乡县14万人口中9万多人参加抗日团体 14600人参加八路军 2万多人牺牲 [3] - 百姓支援前线表现为提供军粮军装和送亲骨肉上战场 [3] - 军民同心形成铜墙铁壁般的抗战力量 [3] 抗战文艺创作 - 《在太行山上》创作灵感来自词作者目睹热血青年参军和战士奋勇杀敌 [6] - 歌曲凝聚军民同仇敌忾的决绝与坚韧不屈的意志 [5] - 《游击队歌》创作基于八路军三不打作战原则和物资匮乏现状 [14][12] 抗战战术特点 - 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使日军陷入泥潭式战争 [18] - 战士遵循瞄不准不打、距离远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的三不打原则 [14] - 通过缴获敌军装备组建炮兵团实现没有枪炮敌人造的战术特色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