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社交平台出现利用AI技术仿冒奥运冠军声音带货事件 涉及全红婵 孙颖莎 王楚钦等运动员 通过高度逼真的声音合成技术诱导粉丝误认本人代言实现流量变现 [1][3] 侵权规模与影响 - 某自媒体账号发布17件AI仿冒全红婵声音带货视频 单个视频点赞量达1.1万 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土鸡蛋 [1] - 全红婵家人于今年4月证实未对相关农产品代言或授权 [1] - 同类仿冒行为同时出现在孙颖莎和王楚钦的AI克隆声音带货中 [3] 技术滥用与风险 - AI语音克隆技术依托开源模型 仅需十几秒语音样本即可生成高度相似声音 并可操纵说出任意内容 [5] - 该技术与AI换脸结合可生成高度逼真"数字人" 存在严重诈骗危害风险 [5] - 网络平台存在大量克隆工具下载教程 进一步降低侵权门槛 [5] 法律责任认定 - 仿冒行为侵犯被仿冒者姓名权 声音权 肖像权 若造成社会评价降低还可能侵犯名誉权 [6] - 侵权主播需承担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6] - 情节严重可能涉嫌虚假广告罪或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6] 消费者维权机制 - 消费者可向主播 平台或商家直接投诉 或寻求消费者协会及市场监管部门帮助 最终可通过法律诉讼维权 [7] - 建议对直播过程录屏保存证据 通过合法途径鉴定商品真伪或保存商家承认假货记录 [7]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主张三倍赔偿 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主张十倍赔偿金 [7] 平台义务与责任 - 平台需核验直播间运营商及主播身份 对AI生成内容确认授权并建立动态核验机制 [8] - 需通过技术手段迅速发现并锁定违法违规AI生成内容 严格落实添加标识规定 [9] - 未及时下架侵权视频需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包括对受害消费者及被假冒名人的赔偿责任 [9]
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带货土鸡蛋?用“AI盗声”牟利该担何责?
环球网资讯·2025-08-24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