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上的“花木兰”是谁?手握方向盘驰骋在抗战生命线丨广播剧《南侨赤子》
央广网·2025-08-24 17:22
南侨机工招募背景 -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导致中国海岸线物资运输受阻 大量作战物资囤积于缅甸仰光、腊戍等地[1] - 南洋华侨总会通过陈嘉庚发起征募 共招募约5,000-6,000名应征者 最终分九批输送3,200余名机工回国支援[1] 李月美个人事迹 - 马来西亚槟城华侨李月美因性别被拒参军 遂剪发化名"李月眉"女扮男装成功应征[6][7] - 1938年底经昆明集训后被分配至贵州红十字会担任司机 在滇缅公路承担武器及医疗物资运输任务[7][9] - 1940年因翻车重伤被救后女性身份曝光 被何香凝赠"巾帼英雄"锦旗 后转任护士持续贡献至抗战胜利[9][10] 白雪娇个人事迹 - 马来西亚槟城富商家庭出身的白雪娇化名"施夏圭"(寓意"为华夏而归")辞去教职秘密参军[14] - 1939年5月19日《光华日报》刊登其家书 信中称"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引发华侨共鸣[18][19] - 战后返回槟城任华校校长 于1949年10月1日在槟城升起首面五星红旗[19] 抗战物资运输体系 - 滇缅公路成为关键物资通道 南侨机工承担武器与医疗物资抢运任务 直面敌机轰炸风险[7][9] - 机工需经昆明集训后分配至各地 包括贵州红十字会等机构 形成系统化运输网络[7][9] 文化传播与纪念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主题广播剧《南侨赤子》 于中国之声/云听/央视等多平台同步播出[3][22] - 联合制作方包括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 获云南省广电局/文旅厅支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