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蔡炳炎:尺素寄家国 淞沪浩气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2025-08-25 06:21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一尊青铜雕像静静矗立。抗日英烈蔡炳炎将军的目光穿过 80多年风云,凝视着他用生命守护的祖国山河。 1902年,蔡炳炎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1924年,蔡炳炎在老同盟会会员、舅父邓子云指引下考入黄埔 军校。毕业后,蔡炳炎成为革命新生力量,跟随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13年间屡立战功。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此时的蔡炳炎已成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8月13日, 淞沪会战开始,蔡炳炎写下"军人不怕死,就怕不能为国而死!"的请战书,率部5000人星夜驰援上海罗 店战场。8月26日凌晨3时,蔡炳炎督部向日军主力盘踞的陆家宅发起冲击,振臂高呼:"本旅将士,誓 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凛遵!"在与日军激战中,他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5 岁。 率军开赴上海途中,蔡炳炎在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将妻子赵志学和子女送下船,叮嘱妻子:"你在照看 好子女之余,还可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为国家出点力。"在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他写道:"殊 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4天后,他为国捐躯,家书竟成绝笔。 (据新华社合肥8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