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纳凉区丈量治理精度(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2025-08-25 06:40
城市地铁纳凉服务举措 - 深圳地铁在全市17座车站试行临时纳凉区 [1] - 成都地铁423座车站全线开放纳凉服务 [1] - 合肥地铁为131个纳凉区配备纳凉凳和夏日清凉包 [1] - 南昌地铁在部分车站打造户外工作者驿站 [1] 纳凉服务的治理意义与挑战 - 科学规划公共避暑空间需评估客流密度、站点承载力及社区分布等要素 [1] - 地铁纳凉区可保障户外劳动者防暑需求并提升公共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1] - 存在纳凉者放置充气床阻挡通行、老人遛娃造成秩序混乱等不和谐现象 [1] 优化管理与文明引导措施 - 需优化空间规划以分离纳凉区与乘客出行区 [2] - 制定文明纳凉公约并招募志愿者加强现场巡查与柔性劝导 [2] - 通过管理与服务同频共振保障地铁通行安全 [2] 公共资源复合利用模式 - 博物馆、图书馆及商场等场所成为居民避暑选择 同时满足学习娱乐需求并带来客流 [2] - 安徽阜南县苗集镇张古村将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改为清凉驿站 为老人提供避暑及柳编创收机会 [3] - 通过精细治理将社区活动室、体育器材、公园绿地等闲置公共资源转化为优质增量 [3] 城市治理的发展方向 - 民生需求是拓宽发展路径的重要突破口 需从群众需求中找方向 [2][3] - 公共资源需更公平惠及每一个人 提升城市民生服务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 [3] -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需兼顾见物与见人 推动城市安居乐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