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个夏天,南昌的“海”火了
新华网·2025-08-25 09:40

城市治理模式转变 - 南昌市探索“疏堵结合”模式治理亲水需求与防溺水压力,将天然泳场建设纳入2025年全市十大民生实事,而非“一堵了之”[1] - 近三年通过万人夜跑、八一广场常态化升旗、大型演唱会等活动频频“破圈”,源于“民呼我应”主动作为,打破“不做不错”的避责思维[1] - 面对天然泳场运行后的溺亡事故压力,未选择“一刀切”关闭,而是加强安全管理并照常开放,舆论从质疑转向支持[11][12][13] 水资源治理工程与成效 - 面对赣江南昌段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威胁百万市民饮水安全和百万亩农田灌溉的严峻现实,投入数百亿元进行综合治理[3][5] - 治理措施包括全城推进雨污分流、启动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使赣江南昌段水质实现二类全覆盖,水位稳步回升[5] - 赣抚尾闾工程实施后,赣江水流平缓度提升40%,水体自净能力增强35%,为开放天然泳场提供了基础[8] 亲水经济与消费带动 - “两滩七湾”天然泳场自今年6月开放后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成为城市新名片[10] - 亲水需求带动水上运动用品销售增长,迪卡侬南昌店6月以来水上运动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部分装备卖断货[15] - 临江咖啡馆、露营地推出“沙滩下午茶套餐”节假日一座难求,千红滩便利店因生意繁忙聘请20余名大学生兼职[15] - 政府测算人均投入不足百元满足两三百万群众亲水需求,并带动行娱购游消费链,被视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投资[16] 文旅活动与城市吸引力提升 - 八一广场每月首日常态化升旗仪式成为现象级“城市IP”,今年“八一”当天线上观看量超3000万人次[18] - “五一”期间八一起义纪念馆“光影八一”灯光秀每晚近万人等待,超半数为青少年,网友呼吁加场[19] - 2024年上半年南昌大型演唱会接近30场,远超2023年全年9场,张学友巡演首站放在南昌并连开6场刷新纪录[24] - 南昌在GaWC《世界城市名册》排名从第301位跃升至第181位,成为进位最快城市之一,2024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0.22万人[20][24] 政府服务与活动创新 - 南昌市公安局推出“容缺审批”机制,大型活动审批最快一天发证,并优化内场供给提升效益[24] - 2025年横渡赣江活动由青年创业者、企业家、劳动模范等26位市民代表共同执枪发令,取代以往注重领导席次的模式[21][23] - 针对网友“吐槽”江西省美术馆前商业摄影占位问题,文旅部门连夜响应划定免费游客拍照区并安排专人维持秩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