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智慧城市治理有新招
广西日报·2025-08-25 09:57
机器人采用双模式运行机制,在自动模式下可按预设路径24小时不间断巡检,电量不足时会自主返 回充电,还能生成数据和报警报表,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问题。人工模式则支持远程操控,如同遥控 车般灵活应对复杂场景。 "200米范围内的管廊巡检,过去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全天值守,现在一台机器人就能轻松完成,且数 据实时上传形成报表,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时空信息技术研究所北斗导航技术 中心技术总监李有明说道。 身高1米、造型简约的地面式全向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狭窄的地下管廊灵活移动,头顶的双摄像头 警惕地扫描着周围的环境;长得方头方脑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闪烁着红、绿、蓝三色指示灯,正循着 管廊顶部的轨道丝滑前行高效作业……近日,记者在南宁城投集团所属南宁城市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的三塘管廊监控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内看到,两台新型智能巡检机器人正默契配合,执行"天地协同 巡检"的巡查工作。它们上岗3个月来,为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注入了新动力,广西智能城市建设、智慧城 市治理又添新妙招。 技术升级: 从"行走的摄像头"到智能巡检卫士 南宁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生命线",集成了电力、污水、燃气、通信等多种管线。以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