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二次元IP黄金饰品("痛金")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快速崛起 电商平台珠宝行业数据显示IP黄金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94% 某电商平台于今年4月专门设立独立类目[2] - 18-24岁年轻人群的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的37%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62% 显示年轻消费者正成为黄金消费市场的重要驱动力[4] - 行业定价逻辑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传统按克重计价转向"稀缺性×角色热度=溢价倍数"的新模式 IP生命周期和圈层影响力成为价值核心决定因素[4] 产品表现 - 周大福与游戏《黑神话:悟空》合作系列产品半年销量突破10万件 显示头部IP联名产品的强劲市场表现[2] - 老凤祥与高达联名的100克黄金摆件在二手平台标价12.8万元 吸引超过4万次浏览 反映高单价产品仍存在旺盛市场需求[2] - 产品溢价显著 普通黄金饰品价格约每克1000元 而"痛金"产品普遍达到每克2000元以上 部分限量款溢价达普通黄金价格的2倍以上[6] 消费驱动因素 - Z世代消费者将黄金饰品视为"社交货币"和"身份认证"工具 通过IP联名产品实现圈层归属感和情感价值满足[5] - 黄金的天然保值属性为情感消费提供安全垫 在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下形成"情感+保值"的双重优势 相比盲盒和手办等收藏品具有更好风险抵御能力[5] - 消费动机从传统投资保值转向"买情绪期货" 消费者同时追求贵金属价值和文化情感价值的双重承载[4] 市场风险 - IP热度具有时间性和不确定性 一旦IP流行度下降产品溢价空间可能大幅缩水 与黄金传统保值属性形成对比[6] - 二手市场出现两极分化 限量款价格翻倍而普通款面临溢价缩水 显示市场价值稳定性存在挑战[6] - 私人定制服务兴起对品牌产品造成冲击 小型工作室提供定制服务因产品技术门槛不高而易于进入市场[6] 未来展望 - 金价预期持续走强 瑞银将2026年金价预期上调至3700美元/盎司 高位横盘可能成为常态[7] - 品牌需注重IP故事长期运营能力 将情绪溢价转化为持续复购 过度依赖高溢价可能损害长期利益[7] - 消费者需要明确消费目的 区分情感消费与投资需求 投资需充分考虑流动性和价值波动特性[7]
“痛金”狂飙:情感消费下的黄金新局与隐忧
齐鲁晚报网·2025-08-25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