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 - 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覆盖17个省份25个城市 累计出台108项改革创新举措 [1]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 货物港口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3] - 开设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 泰国越南水果7小时抵达广州 30小时抵达北京市场 [5] 国际贸易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30个部门和单位业务系统 上线964项服务 实现跨境贸易全链条"一网通办" [7] - 平台注册用户达1100万家 日均申报业务2600万票 [7]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及授信便利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9] 口岸基础设施优化 - "十四五"期间新增及扩大开放口岸40个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311个 [9] - 水运口岸125个承担外贸进出口货量90%以上 空运口岸85个 陆路口岸101个 28个口岸提供自驾游服务 [12] - 形成东中西协同 海陆空联动的完善口岸格局 [12] 口岸货运量增长 - 2024年水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3亿吨 较"十三五"末增长10% [11] - 航空口岸货运量增长超17% 陆路口岸增长超19% [11] 国门检疫能力提升 - 建立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天候疫情监测网络 [13] - 累计发布150个预警通报和疫病公告 涉及46种传染病 [13] - 检疫超6亿进境人员和3亿交通运输器具 截获525万只病媒生物 防范30余种虫媒传染病传入 [13] 口岸检测设施升级 - 新增快速检测 基因测序等设施设备2100余台 新建立80多个标准 [15] - 推广应用电子申报 智能测温 远程流调等先进手段 [15] - 30个口岸获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港认证 [15]
营商环境显效、布局持续优化、防控能力提升 数说“十四五”口岸发展成就
央视网·2025-08-25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