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洲多国邮政暂停对美包裹寄递 美关税冲击跨境物流
新华社·2025-08-25 15:43

美国关税政策变更 - 美国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小额包裹需缴纳所有适用税费[1] - 从欧盟寄往美国的包裹将被征收15%的关税,美国长期实行的“低值免税”政策即将失效[1] - 新规导致全球跨境电商和邮政体系面临调整[1] 欧洲邮政运营商应对措施 - 法国邮政集团自8月25日起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1] - 德国邮政全资持有的敦豪公司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向美国寄送商业货物和部分私人包裹,仅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礼品快递可继续寄送[1] - 英国皇家邮政公司自8月26日起暂停向美国的寄送服务,过渡期后将启用新系统并加收手续费以支付美国清关额外费用[2] - 意大利邮政公司暂停处理寄往美国的商品类包裹,普通信件和“国际特快专递”服务成本显著上升[2] - 芬兰邮政因美国海关未明确缴税方式且各国邮政企业未建立相应系统,暂停对美寄递[2] - 瑞典和丹麦政府合资的北欧邮政公司自8月23日起暂停向美国和波多黎各寄递含货物的邮件[2] - 捷克邮政、波黑邮政、拉脱维亚邮政、斯洛文尼亚邮政、克罗地亚邮政和保加利亚邮政均宣布暂停或限制寄往美国的邮政服务[2] 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 - 欧洲邮政联盟声明指出,关税征收机制、必要申报信息、与美国海关的对接方式等核心问题和流程尚未定义[3] - 维也纳经济和商业大学专家指出,实施暂停是因为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企业担心后续高昂成本,包括仓储费用和货物退回风险[3] - 波黑邮政部门表示,在万国邮政联盟框架下缺乏与美国新政相匹配的技术和操作系统,难以完成信息申报与费用征收[3] 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单方面取消低价值货物免税待遇的做法引发跨境物流和中小企业连锁反应,给全球邮政合作体系带来不确定性[1] - 美国取消低值免税待遇不仅影响欧美间包裹流通,也波及全球邮政网络[3] - 依赖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受冲击最大,关税最终落到消费者和企业头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