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深圳通过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2][6]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 - 帕西尼感知科技自研机器人仿生灵巧手配备上千个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 可感知温度压力等15个维度信息 全球触觉传感器出货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1] - 深圳南山区"机器人谷"形成"高校+研究院+企业"技术转化体系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2] - 腾讯与迈瑞医疗联合研发启元重症大模型 可分析患者数据生成病历并提供治疗建议 已在深圳上海杭州多地医院应用 [5] - 深圳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包含140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 [5][6] - 建成915个低空起降点 试点开展无人机配送 [6] 产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 深圳设立千亿元级产业引导基金 百亿元级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 [2] - 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集聚7.4万余家企业 总产值超2000亿元 [2] 科技创新成果 - 深圳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56万亿元 占GDP比重42.3% 连续3年每年增长超千亿元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3] - 拥有各类创新载体4000多家 包括鹏城实验室/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6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4] 生物科技突破 - 柏垠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 1吨发酵罐两天可生产2千克贻贝黏蛋白 [4] - 深圳布局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 [4] 人才集聚效应 - 深圳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汇聚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 [2]
深圳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
人民日报·2025-08-25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