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室”改“育婴室”,一字之差显理念之变(民生观)
人民日报·2025-08-26 06:27

育儿设施优化升级 - 北京某商场将母婴室更名为育婴室 增设自动门和隔帘分隔哺乳区与换洗区 方便父亲参与育儿照护 [1] - 上海深圳大型公共场所试点设立父婴室 专门服务单独带娃出行的父亲群体 [1] - 育儿设施功能拓展包括设置纸尿裤自动贩卖机 婴儿车专用坡道 亲子卫生间等便利设施 [1]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 国家出台未满3周岁儿童育儿补贴政策及学前教育优惠政策 直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 - 延长产假 发放生育补贴并简化申领程序 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 - 政策设计注重接地气与实效性 体现国家对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系统性支持 [2] 社会协同机制建设 - 通过硬件设施改造与政策组合拳双向发力 回应不同监护人的多元育儿需求 [1][2] -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需长期持续投入 重点在于精准解决育儿环节的具体痛点 [2] - 细节优化与宏观政策形成互补 共同降低家庭育儿的时间成本与经济压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