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一种奢侈叫“电力自由”
人民网·2025-08-26 11:38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字:10226亿千瓦时。这个数字,是中国7月份的全社会用 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一年的用电总和。这是我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事实上,电力不仅关乎生产的连续性,更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成本。从西部的风光大基地,到沿海的核电 集群,再到深入全国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一个庞大、高效、多元的能源体系,构成了电价稳定的"压舱 石"。一个稳定且相对低廉的电价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运行成本。这种成本 优势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让高耗能产业,如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了成本优 势,稳固了产业链中上游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它惠及了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企业而言,稳定的能源成本 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当海外竞争对手还在为飙升的电费头疼时,中国企业却能将节省下来的成本 投入到研发升级中,这种系统性的成本优势,如同一股"引力波",持续吸引着全球资本和高端制造业向 中国集聚。 充沛的电力是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的"点火器"。以人工智能为例,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消耗惊人的 算力,而算力的背后就是巨大的电力消耗。一个超大型智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