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防融合体系建设 - 深圳于2019年底启动医防融合项目 推动市属医院专家进驻社康机构坐诊带教 形成专家下沉与基层升级组合模式[1] - 已组建16支按病种划分的医防融合专科战队 精准驻扎社区构建疾病防治网络[1] - 阜外深圳医院通过筛查及科普活动覆盖超120万人次 南山区45至75岁人群65%处于心血管疾病前期[2] 心血管疾病防治创新 - 全球首款智能心电衣由阜外医院与深圳科技企业联合研发 可实时传输数据至智能平台 重点服务IT从业者等高危人群[2] - 阜外深圳医院两年内建成7个区级防治中心 初步构建心衰与房颤三级防治网络[2] - 依托医疗数字化与高质量数据共享体系 计划联合社区成立健康生活方式联盟[2] 呼吸系统疾病防控 - 深圳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13.7%[3] - 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在龙岗中心医院南联社康推出含肝肾功能等附加检查的筛查套餐 两天吸引150人参与筛查[3] - 全国首创5G诊疗模式 使130公里外深汕特别合作区居民可远程接受专家诊疗[3] 儿科诊疗能力提升 - 医防融合儿科项目组制定《免疫接种禁忌和转诊指南》 通过微信群提供实时专家支持[5] - 为全市社康雾化室制定深圳标准 100多家社康获认证牌 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门诊70%-80%[6] - 儿科亚专长培训覆盖120多家社康 目标使每家社康至少配备1名儿科能手 目前全市社康每日接诊超2万名患儿[6] 基层医疗能力建设 - 呼吸项目组为南联社康配备3台肺功能筛查仪 选派5名医护进修 使其成为早筛早治模式推广标杆[3] - 宝安区臣田社康设立儿童慢性咳嗽专病门诊 7名全科医生中2人获儿科亚专长证书 背后有大医院专家团队支持[6] - 深圳构建社康早防早诊 区属医院救治 区域医疗中心攻坚三级防控体系 超前于国家将慢阻肺管理纳入公卫服务的政策[4]
深圳已组建16支医防融合专科战队驻扎社区 在家门口筑就“硬核”医防线
深圳商报·2025-08-26 15:25